为帮助学生直观了解陕西非遗文化的丰富业态、亲身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魅力,进一步拓宽工艺美术专业视野,从3月26日开始,人文艺术学院院长贺兴文、党支部书记宋波带领2023、2024级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60多名学生开展了为期5天,以实地参观、访学交流、操作实践和研学体验为内容的实习实践和非遗体验活动。

3月26日上午,同学们来到了宝鸡市陈仓区宝鸡民间社火博物馆。在参观学习、实践体验开始前,宝鸡市陈仓区区政府党组成员、三级调研员、文化和旅游局齐智雄局长,人文艺术学院院长贺兴文、党支部书记宋波,宝鸡市陈仓区宝鸡民间社火博物馆馆长薛亚兵出席了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揭牌仪式。
在揭牌仪式上,贺兴文讲话指出,宝鸡市历史文化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此次将课堂搬进非遗现场是十分难得的学习实践机会,希望同学们用眼观察、用脑思考、用心实践,主动了解优秀传统文化、陕西民间文化,积极掌握“非遗技艺+现代设计”相互融合的新路径,争当兼具文化底蕴与创新思维的工艺美术设计创作人才。
齐智雄向同学们介绍了宝鸡厚重的历史文化,期待通过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基地平台,用年轻一代的创新思维,将宝鸡省级非遗社火文化与人民群众需要的文创产品结合起来,为区域文旅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在社火博物馆沉浸式体验活动中,讲解员以生动的叙述为同学们揭开了传统社火艺术的神秘面纱。通过专题展陈与互动讲解,学生们不仅系统认知了社火文化的历史渊源、丰富内涵、表现形式与创作技法,更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亲身实践了马勺脸谱绘制技艺。

社火博物馆的研学实践之行,让学生们以“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感受非遗文化的诱人魅力,从而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陕西非遗文化。3月26日下午,同学们来到了被誉为"青铜器之乡"的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在3000余件珍贵青铜典藏中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美学对话。通过文物活化利用的新范式,架起了古代匠作智慧与现代设计思维的艺术桥梁。本次研学,通过沉浸式文化体验,让工艺美术专业学生深度了解了周秦青铜器的造型语言、艺术表达和礼制文化,从何尊等镇馆之宝的系列青铜器造型、纹饰、文字、文化中提升审美追求和文化思考,引导学生们在触摸历史中坚定文化自信,激发同学们用心传承中华文明、弘扬非遗文化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