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陕西省教育厅发文,对2023年度全省教育系统单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扬通报,我校获得“双百工程”先进单位。这是我校连续七年获此殊荣。

“双百工程”是省扶贫办、省委教育工委和省教育厅于2017年4月启动的教育扶贫工程,在全省范围内开展100所高校与100个贫困县结对帮扶,我校对接柞水县。“双百工程”实施以来,校党委高度重视,将助推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成立专门工作机构,确定了责任部门,并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学校按照“六个精准”的基本要求,充分发挥专业、师资等教育资源优势,积极调动校内外资源,按照“柞水所需、学校能为”的原则,深入开展产业帮扶、教育帮扶、人才帮扶、消费帮扶等八大帮扶工程,帮助培育产业,带动创收增收,为柞水县乡村振兴和区域经济发展贡献了陕财的智慧和力量。
2023年,学校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柞水乡村振兴。一是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我校领导7次奔赴柞水县面对面对接推进工作,党委会、院长办公会专题讨论帮扶计划、方案和措施,及时研究解决帮扶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学校人手紧张的情况下选派干部、教师驻村驻校帮扶,做好帮扶的组织和服务保障。

校领导在柞水县下梁镇嘉安社区调研座谈
二是帮扶改善教育条件。2023年,我校向柞水县捐赠电脑50台、音响50对、投影机78台、幕布78部、投影机(含中控桌、幕布)12套,原值共计1518096元。大力了改善柞水县各相关学校的办学条件,为孩子们送去我校满满关爱。
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提升包联的柞水县嘉安移民社区嘉禾小区环境条件,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我校投入10万元为柞水县嘉安移民社区嘉禾小区捐建非机动车充电车棚。此项目已于12月竣工,目前正常投入使用。

我校向柞水县捐赠多媒体投影设备100套、电脑50台

我校捐建非机动车充电车棚已投入使用
四是人才帮扶促进振兴。我校高度重视驻村帮扶工作,自2014年起已累计选派8名驻村帮扶干部、10名教育帮扶干部在柞水县长期蹲点帮扶。2023年,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有效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我校压茬轮换驻村帮扶干部。同时,继续面向全校选拔5名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组团式”帮扶教育人才,于2024年1月派出新一轮5名老师至柞水职中接续教育帮扶工作。

校领导慰问学校帮扶驻村干部

校领导在柞水县职教中心座谈交流
五是产业帮扶持续“造血”。我校立足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工作,为进一步解决嘉安社区脱贫户就地就近就业创收,培育和发展壮大社区集体经济产业,我校帮助社区以支部+集体经济公司的模式,成立嘉安社区集体经济公司,创办嘉安社区工厂,开展特色农产品保鲜、分类、包装、加工与销售业务。已吸收社区脱贫户剩余劳动力50人左右,增加单个家庭经济收入5000元。
六是民生帮扶解后顾忧。一是大力开展消费帮扶,在校园内建立了30个消费扶贫专柜,通过爱心认购与消费帮扶方式助销帮扶县优质农产品。2023年,全年消费帮扶金额达142万元,2018年来,消费帮扶农产品共计625万余元。二是开展入户送温暖活动,为24户脱贫户家庭购买口罩、消杀物品,送去了米面油等慰问品;三是医疗帮扶普惠民生,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组织校医院医务人员前往嘉安社区开展献爱心、送温暖义诊活动。

我校帮消帮扶县农产品
七是志愿帮扶用心用情。2023年8月,我校组织开展“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2023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共派出21支校级立项团队、9支个人返家乡实践团队、总计1020名师生志愿者,深入各乡镇县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情暖童心、生态环保、禁毒防艾、乡村振兴等方面的社会实践活动。9月,柞水县乾佑街道马房子村为我校送来 “兴产业尽显担当、留真情携手共建”锦旗,对我校在结对帮扶工作中的大力支持、真情帮助表示衷心感谢。


我校志愿者在柞水县开展“一老一小”志愿服务活动

结对帮扶显担当,真情感谢送锦旗——柞水县马房子村为我校赠送锦旗
八是文化帮扶振兴乡村。我校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多次组织思政课教师赴柞水县开展交流活动,探索深化“大思政”厚德育人,助力柞水县职业高中推行“校内教师帮扶+校外名师指导”的创新育人模式。我校在柞水职中设立了思政课名师工作室柞水分站,与柞水职中教师开展了“同上一堂思政课”主题活动,多名教师被柞水职中聘为校外指导教师。

柞水县职教中心为我校教师颁发思政课名师工作室柞水分站校外指导教师聘书
在2023年结对帮扶工作基础上,学校将继续发挥教育教学资源优势,制定好2024年帮扶工作计划,策划好帮扶项目,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帮扶工作,助力乡村振兴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