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学校与二级学院之间的联系与沟通,深入了解基层教学科研与管理现状,推动学校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12月3日,校长程书强深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与全体教职员工开展调研座谈。

调研过程中,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院长王双明从新人员、新专业、新局面、新挑战等四个方面详细汇报了一年来教育教学工作进展情况、工作成效,并从进一步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培优师资队伍、进一步充分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方面谈了下一步高质量发展的打算。相关专业负责人从“抓好五精、建设省级高水平大数据技术专业群”主题入手,谈了如何做到专业精、课程精、师资精、教材精、基地精,走到从扩张规模转变到高质量内涵建设的新阶段,提升我校人才培养质量。随后,各科室负责人做了工作汇报。
与会人员逐一发表了对学校总体工作成效、未来发展方向、个人成长规划的意见和建议。普遍认为学校经过近六年的发展,办学质量稳步提高,社会认可度逐渐提升。部分老师建议在教务系统上开辟教学日志功能,每周对教学日志监控;建议开发教材征订管理系统,使教材选用更科学合理。
程书强在听取了汇报及建议后,对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提出了八点意见:一是要强化管理能力的提升,把学校管理重心下移的担子扛起来。学校简政放权管理重心下移,核心就是为了调动和激发大家的积极性,给予了更多的权利,大数据人工智能学院党政领导班子一定要有责任和气势把全体教师带领起来,把工作干起来。二是要围绕学校的整体布局定位好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的发展目标、发展规划,明确好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的新专业、新领域,意味着更多的新机遇,大数据人工智能学院要从领跑陕西做起,达到领跑西部、全国领先的目标。三是要加强教学过程和环节的管理,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在扩张专业规模的同时,完善各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师资队伍,创新教学模式,突出能力培养,促进素质发展,全面推进新专业内涵建设。四是要加强校企合作,组建实体产业学院,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和新路径。上级对“新双高”校的两个核心判断指标是“办学能力高水平、产教融合高质量”。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的专业基本上偏工科,便于组建实体性产业学院,更应该从高质量产教融合上发力。下一步要在原来校企合作基础上探索新合作模式和新路径,为其他二级学院作校企合作新示范。五是要加强年轻教师的考核管理,助力年轻教师的成长。加强年轻教师的考核和管理,特别要加强对年轻老师教案(电子化教案、手写教案)的组织检查力度,考察教师教学思路融会贯通的能力,落实教学常规,提升教学质量。六是要加强标志性成果的培育,提升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在全省同行中的地位,最终实现领跑西部、领先全国的目标。七是要加强教师科研能力的培育和考核,提升教师的整体科研水平。学校在武书连2024年排名为全国第269名,主要原因是科研能力还有提升的空间。自然科学的实力、科研成果的突破,主要靠大数据人工智能学院老师和经金学院部分工科专业老师来实现。希望大数据人工智能学院除了培养老师的科研意识,更要在团队组建上下功夫,不要单打独斗,大家要相互合作、联合申请科研项目,集体力量抱团取得一些标志性成果。八是要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育,学校始终以提升教师素质为根本,会为积极大家考职业资格证书创造条件,希望每位教师都能针对自身领域去考相关业务证照,加强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
最后,程书强又对全体与会人员提出了三点具体要求:一是认真学习学校的规章制度。学校的规范管理靠制度,近六年经学校规范的规章制度274部,核心是把学校原来的人治转到法治,制定制度的核心是给大家提供公平公正的发展通道和平台。大家要紧跟学校的发展步伐,要学习了解学校的发展规划、发展思路和各项规章制度,每个人作为学校的一份子,走出校门就是学校的一张名片,学习制度是对内工作、对外宣传开展的依据。尤其对牵扯到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务必要学深学透,抓住好的发展机遇。二是做好本职工作,不断提升自己业务能力。学校除了鼓励大家自身学习以外,还采取了一些保障性的手段来提升大家的能力,但是仅靠短短出去的培训起不到作用,能带来实质性的改变还是要靠自己日积月累的严格要求。希望每位行政、老师都要将自己从“胜任工作者”转变到“优秀工作者”,直至成为领先同行水平的领跑者,要让业务能力跟上学校的发展治理水平,以此来推动学校的内涵建设。三是在学校的事业发展中实现自我价值。学校的发展要靠大家,希望每一个人都要有进步提升的目标,学校会积极鼓励并为大家的发展创造条件,既让大家为学校事业的发展干活,同时也会为大家的成长发展服务。希望大家把本职工作做好,在学校的制度框架和事业发展的平台上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在学校的事业发展中展示自己的价值、实现自我的成长和发展。